山东产研院专家应邀为枣庄市新材料领域做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06

字号:[

]

微信扫码分享

为聚焦培育枣庄市新材料产业新质生产力,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近日,枣庄市新材料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举办“2024新材料大讲堂(第二期)”,山东产研院先进材料事业部副主任顾卫荣受邀作《走前列,开新篇,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质生产力》专题报告,枣庄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善意,枣庄市新材料专班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等160余人参加活动。

全球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新材料产业也进入加速发展期。2023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7.9万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各国在新材料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其中,自修复材料、智能仿生和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成为我国实现换道超车、跻身国际先进的新机遇。

新材料领域是山东产研院为契合各地市产业发展而重点布局的方向,集聚了一批具有丰富产业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在新材料众多细分赛道进行多年深入研究,并投资孵化若干高水平项目。

顾卫荣深入探讨了多种前沿材料及其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他首先重点介绍了尼龙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生物电子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生物自修复再生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以及新能源材料等超过20种新型材料,并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专注于打造产业链中的核心、高端、高附加值和绿色产品。耐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突破,为人形机器人、锂电池、歼20战斗机、波音787客机、风电、新能源、生物计算机以及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谈到如何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质生产力时,顾卫荣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企业需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1+N+X”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其中,“1”代表政府主导或引导的科创(共享)平台、中试共享基地和公共分析检测中心等;“N”代表专业研发平台或中试基地;“X”则代表中小企业,它们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研发、中试、评价和示范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倡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作用,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充分结合,鼓励中小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创新各类要素的高效能利用,推动新材料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枣庄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善意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依托枣庄市新能源材料、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光电信息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产业基础,与山东产研院在锂电池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新材料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培育新材料新质生产力,为助力枣庄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产研院先进材料事业部副主任顾卫荣深耕新材料领域30多年,曾任国内500强特大型多元化集团总工程师、石家庄循环化工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干燥及绿色产品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北五省区石油和化工产业联盟科技创新部主任、浙江省石化低碳发展与安全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稿件来源:先进材料事业部